《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呈现不均衡发展 金融实践和知识应用普遍薄弱

2024-04-18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主编 点击: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6日电(李佳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美国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16日联合发布《2023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平均总得分为68.7/100,但不同群体的金融素养水平呈现不均衡发展,且在金融实践和知识应用方面普遍相对薄弱。在此基础上,今年的研究新增了对金融服务机构投资者教育工作情况的考察,力图以更全面的视角分析归纳中国金融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探索契合中国居民需求的金融教育和服务模式。

  调研发现,中国居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地区、性别、学历、收入群体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各年龄群体间的分布呈“倒U型”——18岁以下受访者的平均得分仅为51.6分,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尤其对收支与信贷方面的知识掌握不足;老年群体则需重点加强对金融信息来源的甄别能力和对自身消费者权利与义务的了解。

  老年和青少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财产安全尤其需要社会加以关注。这不仅需要相关机构通过学校、社区等对口渠道对其开展持续性、针对性的金融知识普及,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更多参与到各类金融活动中,从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了解,避免遭到非法金融活动的侵害。

  从问卷回答的总体情况来看,涉及金融实践、金融计算的问题是受访者表现较弱的部分。例如,仅有四成受访者能基于给定的年化利率准确计算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这也是今年问卷调研中正确率最低的问题。

  而金融素养的提升也能进一步优化居民对特定金融活动的参与度和科学认知。例如,金融素养较高的群体更倾向于通过商业年金、长期投资基金等多元化的渠道补充养老所需,也能更准确地了解专业投顾的价值并愿意为其付费。

  《报告》显示,专业金融机构是最受居民青睐的金融知识获取渠道。今年新增的金融机构投教工作调研发现,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正愈发重视对投资者教育的投入,通过创新投教策略、探索知识体系构建、设立专人专岗、走进社区校园等多元方式优化投教工作。不少受访机构也逐渐感受到投资者教育对投资者行为的改善和对公司业务长期发展的反哺作用。

  与此同时,居民对金融教育的需求和偏好在数字化时代下呈现出新的特征。如何基于受众的这些多样需求优化投教策略,形成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更好地提升居民对金融教育的参与度和认可度,是金融机构在未来投教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Thomas Pixley表示:“深入了解并及时响应受众需求是金融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美国市场的多年实践表明,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不仅能帮助居民树立对金融市场的理性认知、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更能从需求端推动金融行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对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嘉信理财期待与高金继续深化这项合作,并同各方携手探索适应中国居民需求的金融教育模式,持续助力中国居民的金融素养和财富健康。”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