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报告发布现场 李秋莹 摄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李秋莹) 10月23日发布的上海金融景气指数报告(第十四期)显示,2019年上海金融景气指数为5653点,同比增长9.5%,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蹄疾步稳。
上海金融景气指数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上海金融业联合会联合编制,已连续发布十四期,被誉为是反映上海金融业发展情况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客观评价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金融景气指数延续增长态势,指数较上年增长490点,涨幅为9.5%。从2006年至2019年,指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3%,反映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强劲韧性和潜能。从一级指标看,金融市场涨幅领先,较上年增长21.3%;金融创新、金融机构紧随其后,分别增长9.5%和9.3%;金融人才、金融生态和金融国际化景气度稳步提高,增幅依次为4.0%、3.0%和2.0%。
报告指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2019年又取得了重要突破,综合金融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为1934.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6%,IPO募资额、股票市场再融资额、债券市场发行额等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报告指出,上海金融业在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的同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在这一过程中,金融科技、互联网经济、产业数字化等充分发挥前沿优势,带动市场信心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4%,对全市经济复苏形成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在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行业和广大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其中,金融市场机构开辟绿色通道,拓宽疫情防控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并减免交易结算费用;银行机构加大专项信贷支持,上半年累计发放疫情防控贷款2073.1亿元,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企业减免本息4515万元;保险机构发挥经济补偿功能,上半年赔付支出287.4亿元,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89.4万亿元;期货机构推广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点价模式,改变了以往左手倒右手“搬砖头”式的现货贸易模式,有效降低了风险。
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各金融机构也推出了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力求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最需要的环节。如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出台十八条专项措施,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为小微企业主提供用于租金和原材料采购的“复工贷”;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联合上海市商委等部门推出助力复工复产综合金融服务举措,对上海“新基建”领域项目安排累计1000亿元人民币专项信贷额度;中国太保在上海黄浦区推出“安心保”促消费商业保险,为消费者设计了“安心购”专属保障,为商户设计了“安心售”疫情保障保险。(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