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中国正文

第二届昆山县域法治建设高层论坛举行,野麻叶

2016-06-22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人民网昆山6月18日电 今日,,由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联合主办,法制日报社、法律出版社、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的县域法治国情调查首批成果发布会暨第二届昆山县域法治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邹小龙,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副司长李志路,法制曰报社总编辑伍彪、副社长周秉键,法律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黄闽,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江苏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侍鹏,江苏省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明,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郡县治,天下安。”与会代表认为,县级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法治是县域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治基础。昆山作为我国县域发展的典范,多年来用法治精神引领社会治理实践,实现了法治建设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高度融合,经济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良性互动。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举办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中国县域法治建设为主题的高层论坛,深入研讨县域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上,县域法治国情调查首批成果《中国县域法治国情调查丛书》发布。

张苏军在论坛上讲话说,此次县域法治国情调查由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开展,全面收集整理了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区域10个县市区从清末以来法治建设和发展的资料,实证研究了这些县域法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基本形态、区域特点,重点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县市区法治建设的进展和成效,总结了我国县域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张苏军希望法学界、法律界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开展县域法治建设和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积极为推进我国县域法治建设出谋划策,多出创新理论成果,多出决策咨询成果,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构建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侍鹏在论坛上说,江苏的法治建设起步较早,重视县域法治建设是江苏的显著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后,江苏面对法治建设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积极构建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省域法治指标体系《法治江苏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制定印发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考核标准,娱乐新闻头条,推动法治建设实现法治建设由目标引领到指标统领,由活动创建到系统构建,由过程领先到水平领先的转变。完善推进机制,构建法治规划、指标、创建、考核、评估、组织等六大体系,推动法治江苏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创新实践路径,积极推进法治建设项目化管理新模式,推动中央186项法治建设任务在各个层级的落地生根。

“法治兴则城市兴,法治强则发展强。”昆山市委书记徐惠民在论坛上说,昆山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两个第一”。昆山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推动“昆山之路”拓展延伸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法治是生产力,是第一投资环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法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他表示,昆山将坚持依法治市,加快创新突破,打造法治品牌,努力把昆山建设成为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建设示范区。

开幕式结束后,昆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月林,,中国行政法学会副会长青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钱弘道,中国政法大学县域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玉圣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旺洪和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周祖成,分别以巜丰富“昆山之路”法治内涵,提升县域发展核心竞争力》巜法治政府建设新篇章》《中国县域法治的特征和对策》《法治、自治、礼治与善治》《县域法治建设功能定位、重点难点和实践路径》《国家法治建设的县域试验》为题在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当天下午,与会专家学者就县域法治的理论与方法、实践与路径等进行了专题发言和深入研讨。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主持了论坛开幕式。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等全国10多所高校的法学专家、13个全国百强县以及首批中国县域法治国情调查10个县市的领导出席了论坛。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