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布调查报告揭示新冠疫情对会计活动的影响

2022-02-17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主编 点击: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0日电(记者  姜煜)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会计活动调查报告》称,会计人员普遍认为,业务模式升级改造,信息技术,财务共享是眼下企业在会计活动中最需要加强的前三项关键能力。

  报告作者之一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乔嗣佳博士表示,新冠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为企业的财务转型提供了有利契机,本调查的初衷在于帮助企业发现在应对疫情时自身财务工作的短板,推动企业从传统核算型财务向智能化战略型财务迈进。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于去年12月发放问卷,共收到1360份样本,涵盖31个省市自治区、18个行业以及小微、中型等4类规模企业,超过一半的调查样本企业采取了应收应付款管理和现金流预测与控制这两个应对措施。这一调查结果反映了企业面对疫情冲击内外部应对思路。

  从外部视角来看,之所以这么多企业选择了对应收应付款进行积极管理,主要原因在于疫情的影响范围很大,打破了企业所在供应链的供求平衡。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现金流情况制定相应的营运资金管理措施,及早与上下游合作企业充分沟通协商,一方面与下游争取缩短应收账款收款时间,尽量降低企业的应收款项规模,另一方面与上游争取更长时间的付款账期,缓解流动性压力。

  从内部视角来看,面对疫情冲击,企业要提高对现金流预测的精度,同时要强化对各部门的控制,从而提高现金使用效率。样本企业中超过 30% 采取了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控的措施,这既有利于企业统筹资源调度又能有效控制整体资金风险,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38.43%的企业选择了预算管理措施,很可能是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对财务预算进行了及时调整。财务预算管理反映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指标的预期。疫情打破了原有的预算管理计划,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因此,企业的财务预算要根据疫情对企业的实际影响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乔嗣佳说,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会计人员则是“晴雨表”的“监测员“。因此,从“监测员”的视角来审视疫情的影响有助于厘清新冠疫情对企业影响的净效应,同时能充分反映企业应对疫情时的真正诉求,从而为形成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有效预案提供思路和借鉴。

  报告认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财务人员至少可以在融资、投资、营运三个方面帮助企业度过危机。

  在融资方面,现金是企业的“血液”,疫情期间企业的资金链压力肯定会增加,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确定合理融资计划,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业务对接,利用各项扶持政策,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达成互惠互助的协议,建立供应链融资新体系,共同抵御外部冲击。

  在投资方面,财务人员需要帮助企业调整投资计划,优化投资决策。对在建投资项目要保证其投资效率和效果,对尚未确定的投资方案,需要迅速反应,考虑新情况,重新评估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尤其是疫情可能导致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顺势而为,规避投资风险,也要勇于发现新的投资机会。

  在运营方面,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可能是中长期的。部分产业链主体由于隔离、运输能力下降等原因无法实现产品及服务的充分、及时供给。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建立新的库存管理观念,规划好企业原材料、产品库存,做好“量本利”分析,精准测算产品、服务的盈亏平衡点,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完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缓解企业现金压力,强化供应链的系统化设计,前瞻性地帮助企业平稳运营,缓冲疫情带来的冲击。

  调查还表明,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但疫情也倒逼企业去重新思考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据调查,会计人员普遍认为企业在会计活动中需要加强的能力中,排名前三位的包括业务模式升级改造,信息技术,财务共享能力,这三项代表了未来趋势的能力。

  报告另一位作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研部苏宏通博士指出,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数据分析能力也是财务人员需要提升的能力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获取数据的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数据本身并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需要财务人员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这种数据分析能力是基于财务人员对企业业务的深刻了解之上的,财务人员提高业财融合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创造力的信息,帮助企业在应对危机时做出明智的经济决策。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