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一转天地宽 百姓呼声变掌声(1)

2015-10-10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法治中国 点击:

◆通讯员魏志望

万众一心战灾难,众志成城建家园

面对突如其来的“4·05”地震,永善县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紧迫任务和最重要课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灾区开展抗震救灾、服务群众,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呈现出一幅幅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画面。

地震发生后,该县120余支党员先锋队1700余名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奔赴抗震救灾前线,成为了抗震救灾的主力军、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县委办竭力帮助受灾群众搬运物资2000余件、搭建帐篷30余顶、排危民房200余间,成为抗震救灾“排头兵”。

县红十字会发出地震爱心募捐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奉献爱心,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该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县老干局、扶贫办、务基镇等单位举行“4·05”赈灾捐款献爱心活动,为灾区募集捐款达25000余元。团县委、水务局发起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县科协、财政局、安监局、码口镇等单位干部职工踊跃捐款达18000余元,所有募捐资金将汇入团县委希望工程基金专户,专门用于为受灾群众修建“爱心水窖”。县电信部门竭力为灾区群众免费提供报平安通话服务,对灾区电信欠费用户24小时不停机,并开通前期因欠费而停机的固定电话、c网手机和村通电话,全力确保亲情通话畅通。广亚铝业有限公司为务基镇受灾群众送去价值10万余元的大米、食用油等捐赠物资,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县妇联、团县委携手可口可乐公司、省青少年基金会、昆明益行公益、成都授渔公益、宜宾市酒都义工联合会等志愿队为务基受灾群众发放衣服、电饭锅、洗衣粉等爱心物资,为受灾学生送去帽子、书包、文具盒、净水计划专用水杯等物品,并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爱心活动,切实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

务基镇白胜村二坪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吴成凯,地震发生后,顾不上抢救自家财物,火速带领4个党员儿子、儿媳挨家挨户查看,及时帮助重灾户搬离危房,使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保障,这样一个无私而伟大的老党员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老支书”。

溪洛渡镇富庆村村民罗联中,去年刚做过胃穿孔切除手术的他长期得靠服用药物来维持身体的稳定;地震发生后,他顾不上自己虚弱的身体,毅然来到受灾乡亲家中,和镇、村党员干部一起抢救伤员、搬运粮食和生产生活用品、搭建帐篷、安装电线、安置灾民,全程都有他的身影,被人们赞为抗震救灾“活雷锋”。

已经85岁高龄的下岗职工黄懋宏老人,将全家人多年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500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这种悲天悯人、济世悬壶的慈悲情怀,被大家誉为“爱心老人”。

面对无情的地震灾难,全县党员干部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及时组织群众抢险救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党员干部形象。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捐赠支援灾区,一股股爱的暖流温暖着灾区群众。

现在,每个受灾群众安置点都插上了鲜红的党旗,广大党员干部日夜奋战在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第一线。齐心协力坚决打赢灾后恢复重建这场硬仗,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全、宜居、生态、幸福新家园;向上级组织、灾区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边学边查边整改,立说立行见成效

自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深入基层调研实打实,密切联系群众心连心,解决棘手问题硬碰硬,把活动聚焦到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上,从群众最不满的地方改起,着力解决好群众最盼、最急、最难的问题,把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推、往细里做,以实际成效换来百姓的口碑。

该县把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作为推动全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举措,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采取25名县级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2个乡镇或部门,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村(社区),以双联行动、扶贫攻坚为有效载体,双驱双动,开展督促指导、征求意见、调查研究活动,构筑上下联动的联系指导网络。目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共联系县直部门25个,乡镇15个,形成以点带面、领导示范、以上率下的生动局面。

在学习教育活动中,通过“印发知识要点,方便党员干部自学;开辟电讯课堂,刊播‘知识解读’促学;开展电视访谈,交流心得体会互学;整合多种资源,搭班文化宣传助学;服务流动党员,到流动党员支部送学”等方式,帮助党员借用各种平台就近、方便、随时随地开展群众路线知识的学习教育。

县级领导带头开展随机调研查找问题,以召开院坝会、板凳会、火塘会等形式,查找整改基层“四风”问题。目前,已深入70余个村(社区)500余村民小组调研,走访群众5000户2万余人,征求意见1000余条,查找问题7类20余个,办实事好事1000余件。

2

1

[责任编辑:yfs001]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