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冰峰帕米尔上的“十亩江南”

2016-06-20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新华网乌鲁木齐6月14日电(记者吴丹妮)在平均海拔4000米、高寒积雪的帕米尔高原,10座叶绿花繁、硕果累累的温室蔬菜大棚静静躺在巍峨的雪山脚下。20年前,世代居住于此的塔吉克族人怎么也不会想到,30余种本地新鲜蔬菜竟能摆上自家餐桌。

  在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边检站营区后西侧的一个小院里,记者走进了帕米尔高原上的第一座地暖式温室大棚。

  与棚外皑皑白雪、鲜有嫩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大棚内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四季豆等蔬菜整齐排列、旺盛生长。摘下一颗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品尝,果肉饱满,齿颊留香,让人瞬间忘却正身处气候恶劣、行路艰险的帕米尔高原。

  眼前这座占地面积666平方米的地暖式温室大棚不仅所处海拔高,科技含量也高。大棚整体采用苯板隔离、炉渣充填、棉被覆盖等保温技术。地上,棚内安装有湿度、温度测量仪,以保证对大棚内温度、湿度的实时监测;地下,在距离地表60公分处铺设有U字形地暖管道,并在冬季实行昼夜供暖,可使大棚内四季平均气温常年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

  “当时营房正在铺设地暖,一下启发了我,我觉得这可能比以前的大棚保温方法要好。”高原地暖式温室大棚构思设计者、红其拉甫边检站战士孙超告诉记者。这位19年前从河北来到帕米尔,如今依然黑黑瘦瘦的质朴小伙被当地塔吉克族群众亲切称呼为“木泰汉”(塔吉克语意为专家),是边防部队中有名的高原种植专家。

  上世纪90年代,帕米尔高原的新鲜蔬菜供应十分匮乏,除了土豆、萝卜、白菜这“老三样”,边防官兵和当地塔吉克族群众几乎见不到其他新鲜蔬菜。

  “高原种植蔬菜的难点一个是昼夜温差大,再就是风大,紫外线强度高,平原那一套种植方法在帕米尔根本行不通。”孙超说。

  为了解决新鲜蔬菜供应难的局面,刚入伍两年的孙超与伙伴们一起用一个月时间在营区填土整地,并用废弃铁窗框焊接起了帕米尔第一座简易蔬菜大棚。此后的5年间,他与被紫外线“烧糊”的菜叶和只开花不结果的秧苗较上了劲——白天就在大棚围着菜转,夜里就在宿舍“啃”技术书籍,一些急需看但下山买不到的书就让远在河北老家的媳妇买好寄过来。

  “他离不开他的大棚和蔬菜。”与孙超结婚10年、一年只能见一次面的张永慧刚说完,眼泪就簌簌地掉了下来。

  2002年,帕米尔高原上的第一座简易蔬菜大棚终于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边检站官兵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小粮仓。

  2004年8月,常规的“蔬菜供应基地”喀什到塔什库尔干的公路被泥石流冲断。长达8天的交通中断导致县上新鲜蔬菜供给严重不足。

  “那时候一棵白菜卖到25块钱,老乡们没菜吃就到红其拉甫来,最后连萝卜叶子都吃光了。”孙超回忆说。

  正是这次“菜荒”使县委领导组团到红其拉甫参观学习,并在全县推广简易蔬菜大棚种植。几年间,以前拌面配菜只有“老三样”的塔吉克人,如今也将更多绿色蔬菜加进食谱中。

  就这样,9座简易蔬菜大棚与2011年投入使用的高原地暖式温室大棚一起,组成了帕米尔高原上的“十亩江南”。万仞冰峰下,边防官兵与塔吉克族群众一起结束了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

  “我们已经在建设智能温室了,还将引进无土栽培,一切都在有序进行!”谈起帕米尔高原的种植未来,孙超充满信心。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