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检定医用设备近5万台件,上千万群众受益·重庆日报数字报

2016-08-02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我代表医院的42名医务人员,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5年9月末的一天,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收到一封群众来信。在信中,大渡口区明达医院院长黄兆飞这样写道。

一名基层医院院长为什么要给市质监局局长写感谢信?这话要从头说起。

免费检定基层医院计量设备

成立于2004年的明达医院,是一家基层社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该医院生存困难,举步维艰。

“我常常会感到困惑、尴尬和无奈。”黄兆飞说,当病人质疑他们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时,他没有底气解释;当病人转院到其他医院检查住院时,他们没有信心挽留;当面对一些复杂病情时,他们没有勇气对患者说“我们完全没问题”。

为什么呢?是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医疗技术没有信心,还是患者对医生的水平没有信心?都不是。问题出在检验检测设备的准确度上。

据透露,自建院以来,明达医院共购买了23台医疗计量设备,每年要花一两万元检定设备。黄兆飞坦言,对于一个小小的社区服务站来说,这笔检定和校准费是个不小的开支,尽管他们也十分清楚医疗计量设备的准确对于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但他们有成本核算,有时能省就省,所以对于一些不常用的医疗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也就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从而导致部分设备送检不及时。

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一项民生工程解了明达医院的燃眉之急。2015年,我市将乡村社区医疗计量免费检定项目纳入当年25件重点民生实事中。随即,市质监局旗下的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自带仪器,主动上门,为明达医院免费检定了计量器具及血压计、温度计、心电图等常用医疗设备。

设备准确了,检查结果更可靠,明达医院以优良的技术和服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信赖和好评,群众在这家医院就诊的检查检验结果居然在市内大医院也得到了认可。流失的病人又回到了明达医院,“医院前景一片大好”。

同时,在质监部门的帮助下,该医院的医疗计量管理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他们建立了规范的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和系列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开展了培训,医院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认为,乡村社区医疗计量免费检定真是一项当之无愧的民心工程。毋庸置疑,普通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基层医院是另一个受益者。既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准确度,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又缓解了我们的经济压力。”在信中,黄兆飞这样写道。

从“四无”到“四有”

像明达医院一样,从全市乡村社区医疗计量免费检定项目中获益的基层医疗机构有上万家。

据市质监局最新数据,2015年,我市共完成检定40个区县(含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的乡村社区医疗机构12063家,其中村卫生室10641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422家,全面、及时完成任务,受益群众数以千万计。

在该项民生工程中,全市质监系统共检定(校准)医用计量设备48470台件,其中属强制检定的医用计量设备36983台件,其它依法管理的医用计量设备11487台件,赠送体温计32712支,免收检定费共计12929140元,通过免费检定医用计量设备平均合格率从69%提高到91%以上。

以此为契机,我市建立起了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设备检验检定的长效机制。

所谓长效机制,首先是行业性的标准和规范的出台。目前,市质监局已经草拟了《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监督管理标准规范》。其次是先进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的运用。目前,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建立了全市医用计量设备信息化数据平台,2015年已完成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用计量设备的数据录入,并创新开发了手机APP动态管理程序,可以随时随地对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检定情况进行动态查询和管理。

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手段还包括我市各区县局已经建立的辖区医用计量设备监管的电子台账,通过设立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人员QQ群、微信群等形式,进一步畅通了监管渠道。其中,荣昌区质监局自主开发医用计量设备网络监管平台,制定基层医疗机构计量管理制度模板,实现对机构数和计量器具台件数网络动态监管。

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在用医用计量器具实现了从“四无”(无管理制度、无台账档案、无管理人员、无检定证书)到“四有”的转变。

主动请缨 各界“点赞”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25件民生实事,市质监局自加压力,主动请缨,着眼于全市一盘棋,实现了全市12063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用计量设备免费检定全覆盖,提前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同时,市质监局不局限于单一的免费检定工作内容,而是结合全系统开展的“五大行动”,对全市医用计量设备进行大普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提升,部署了计量专项整治“攻坚战、持久战、大会战”三大战役,将监管与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其它医疗机构和其它涉及民生领域的强检计量器具。

如渝中区借民生工作之力,加大对其他医疗机构的监督执法力度,辖区内医用计量设备送检率大幅提升;沙坪坝区主动上门帮扶区妇幼保健院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督促其按时送检医用计量设备;垫江县工作细致到位,坚持全程督促,监管巡查记录资料涵盖了270个村卫生室;荣昌区对不配合免费检定的3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现场执法,最后均完成整改并全部送检;彭水县用自有工作经费购买体温计为村卫生室免费更换。据悉,2015年全市质监系统共办理医疗机构计量违法案件25件,上缴罚没款114万余元。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上述民生工程,市质监局组织考核组对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各区县局开展免费检定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验收考核,通过各单位自查、交叉互查、平时核查和综合考查,全市所有区县都做到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实现了对辖区实有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用计量设备免费检定全覆盖。

和明达医院一样,我市受益群众、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区县对我市开展的这项民生工程用不同方法“点赞”。例如,九龙坡区质监局电话回访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均得到满意答复;渝中区质监局开展的社会满意度调查,相关部门和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达100%,就医群众满意度达98%以上;铜梁一名患者对此深有感触,称“因村卫生室的血压计没有检定合格导致被误诊为高血压,质监局把这件事办得好、办得及时,办到我们的心坎上了”。万州区区长白文农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民生实事,办得好,望再接再厉。”大渡口区区长卢伟批示:“区质监局落实民生实事工作有力有序,值得表扬,请进一步落实相关具体工作,将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受到益处。”铜梁区委书记陈勇对此批示:“此项工作质监部门抓得很好,继续努力,为质量兴区做出更大贡献。”据悉,28个区县的32位党委政府领导对这项工作作了肯定性批示。

文/吴纪文

图片由重庆市质监局提供

链接

持续努力,确保群众安全乘坐电梯

从2016年1月1日起,《重庆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表明我市对电梯的管理已经进入法制化轨道。

《办法》对电梯的生产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乘坐者等各个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都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还提出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制度,要求学校、医院、车站等公众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进行投保,以减少市民遭遇电梯事故时的损失。

电梯管理立法标志着重庆电梯安全管理迈入新阶段。它的背后包含着全市质监系统多年来对电梯安全这一重大民生事务的辛勤努力。

重庆高楼林立,电梯数量多,管理责任重大。2013年,我市将“三无”(无房屋大修基金、无物业单位管理、无业委会)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工作纳入全市22件民生实事之一。2013年—2014年10月,全市共改造更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941台,提前60天、超额44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区两级财政和业主三方共投入1.51亿元资金,用修1公里高速公路的小钱解决了65878户居民、28.62万名群众出行安全的大问题。

2015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我市积极响应,市质监局提出了开展大会战期间要以“大普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大提升”为行动路径。

大会战中,全市质监系统建立健全电梯台账和隐患台账,实现电梯基本数量、安全责任、事故隐患台台清,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维护保养台台实,使用管理、安全状况、群众反映台台好。各级质监部门把开展电梯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大排查作为本次大会战的工作重点,要求电梯生产、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单位对自己所制造、管理、维护保养的电梯进行全面电梯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大排查大整治,对存在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的在用“问题电梯”逐一评估安全风险,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逐一落实整改销号,逐一建立隐患档案,定期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送排查整治情况。

在做好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的同时,市质监局还加大检查执法、行政处罚力度,形成大会战期间从严从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此后,为解决电梯安全管理中信息不匹配、不共享的问题,市质监局拿出800万元依靠重庆云计算中心高新技术平台,全新建设满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工作需要的特种设备信息一体化平台。目前,已完成电梯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未来,我市还将建立“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

2015年已查处2600余件质量违法案件

利剑出鞘保民生

2015年,全市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2287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4025家次,查处各类质量技术监督违法案件2928件,其中立案处罚案件2250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货值17008.8万元,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17个,挽回经济损失8942.9万元。

同时,重庆质监12365投诉举报中心受理业务量38481件,其中投诉举报2499件,查实立案254件,处置和回复率100%。

在2015年“质检利剑”专项执法行动中,全市质监系统先后组织开展了农资、农机、脚手架扣件、净水器、车用燃油、车用发动机、燃油助力车、摩托车、摩托车配件、汽车零配件、能效标识产品、建材、消防产品、日用消费品、电器产品15项全市性专项执法行动,以及针对部分重点区域开展的混凝土沥青、汽车内饰材料、笔记本电脑、管材、车用CNG等10项区域性专项执法行动。

通过采取重点案件市局督办、重大案件跨区域协办、区域间联动执法以及从流通使用环节“倒查”等执法手段,各个专项执法行动推进有力,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45起,涉案货值金额3510.81万元,责令企业整改263起,对相关行业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