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問題!回顧2015十大民怨有哪些

2016-04-29 来源: 责任编辑: 点击:

  • 首頁
  • 圖輯
  • 時事
  • 民生問題!回顧2015十大民怨有哪些

    2016年01月03日 17:03

    於慶璇

    點閱1209

    我要評比

    0/10

  • 分享至line
  • 回顧2015十大民怨議題。(製圖/中時電子報)

    回顧2015十大民怨議題。(製圖/中時電子報)

    民主時代的政府施政必須受到人民檢視,加上媒體、網際網路、社群平台的發達,更加速了議題的發酵及討論,當然也更能凝聚民眾對於事件的關注程度。大家在各式各樣的管道中暢所欲言,發表對時事的想法,或是抨擊政府的政策,或是對於司法判決引起的不公發出議論。讓我們來回顧2015年有哪十大惹起民怨的事件,看您還記得那些?

    TOP10.  7天鑑賞期取消。(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10. 7天鑑賞期取消。(製圖/中時電子報)

    立法院三讀通過《消費者保護法》修正案,明定行政院可視產品特性,公告排除不適合7天鑑賞期的商品,例如易腐壞的生鮮食品、可複製的影音商品或APP等。行政院原意是防止消費者濫用權利可能導致企業經營者的損失,誠然這種可能性不能排除。

    只是依照現行《消保法》的規定,允許消費者在進行網路商務與電視購物時均享有7天內的退貨解約權利。民眾只要曾有昏頭之下在購物頻道上採買,或是家中親友半路上被強銷過化妝品、才藝補習,胡亂簽署貸款契約,甚至在情急之下簽立本票的,相信對此一原條文的保護意旨,必定銘感在心。

    況且,台灣的消費保護未臻健全,說消費者會大量且濫用解約權利,實屬偏頗,而且就最近連串的食安問題來看,傻傻地相信大廠品質保證,實質上蒙受損失的應該是消費者吧!

    排除鑑賞期 官府說了算?

    TOP9.  20年一覺教改夢。(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9. 20年一覺教改夢。(製圖/中時電子報)

    從1994年開始推行的教育改革,迄今已近20年,回顧多年來的教改,根據調查指出,名列2015年台灣十大民怨的前5名就有教育改革。對整個台灣社會而言,我們彷彿在原地鬼打牆,折騰了20年,學生的痛苦沒有減輕,教育水準及國家競爭力倒是日走下坡。

    教改設計不當又變來變去,還愈繁瑣困難,想讓孩子減壓的美意非但沒有實現,反而讓學生、家長、老師、學校都苦不堪言。「多元入學」立意良好,卻因評判標準而變成「多錢入學」,結果讓城鄉差距與貧富階級更加明顯、擴大且固著化,弱勢者陷入更不利的處境。

    大學畢業生就業後,也面臨薪資下滑、起薪低廉的問題,加上少子化衝擊,大學招不足學生而面臨倒店危機,甚至預估2026年將有4成大學倒閉。一連串的連鎖效應陸續湧現,台灣的教育將何去何從?

    社論-20年一覺教改夢

    TOP8.  官員民代耍特權。(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8. 官員民代耍特權。(製圖/中時電子報)

    立委張慶忠今年8月被民眾爆料在機場耍特權,張慶忠過安檢門時發出響聲,航警人員請他脫下手錶跟皮帶,但他拿出名片,轉身要走,安檢人員連忙攔下,卻被嗆「叫幹部來」。事後,接受平面媒體訪問時,還說安檢流程擾民,應該要改。旅客聽到都相當氣憤,認為飛航安全不應該因為身分不同而有差別。

    無獨有偶,當月有民眾投訴,新北市新店區有自小客車阻擋出入口,因車輛貼有立法院停車證,報案前後4小時警方均未處理。雖然事後發現證件造假,警方也解釋因警力不足才沒到場處理,但已讓民眾對於警察怕特權留下深刻印象。

    掛假立院證停車擋道 民眾批警消極

    TOP7.  短命BRT。(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7. 短命BRT。(製圖/中時電子報)

    2014年台中市快捷巴士(簡稱BRT)正式上路,BRT有專用道以捷運的概念營運,民眾紛紛搶搭,除了肩負改善台中市交通的責任,也方便遊客使用BRT旅行,一時被譽為臺中人的驕傲。

    但營運期間並非事事順利,發生多起車門夾傷腳及少數汽車追撞BRT情況。去年年底,新上任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在視察行控中心後,認為BRT既然未驗收又有安全疑慮,廢除BRT,優化公車專用道於2015年7月8日上路。

    台中BRT藍線 27日午開放搭乘

    TOP6.  貪腐。(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6. 貪腐。(製圖/中時電子報)

    新北市前副市長許志堅涉貪遭到聲押,是今年涉貪層級最高的官員,時任新北市長朱立倫立即表示痛心,強調未來用人將更謹慎。從前桃園縣副縣長葉世文到許志堅,涉貪的案子都與土地、都更相關,可見其中的利益龐大,長年以來建商檯面下的「辦事」手法,也逐一曝光。

    許志堅利用兼任新北市府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主委及都市計畫委員會副主委機會,透過兒子許士耘、哥哥許志遠和女子周麗惠擔任白手套,向寶興開發、樂揚建設收賄,光是收賄金額就高達400萬元,還不含藉嫁女兒名義收取的名錶與金條。

    官員如此貪婪,小民們到底該怎麼辦?

    新北市前副市長許志堅涉貪 凌晨聲押

    TOP5.  政黨惡鬥 全民買單。(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5. 政黨惡鬥 全民買單。(製圖/中時電子報)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許勝雄一句「台灣投資環境『缺德』」,一語道破台灣困境,成為那幾天最熱議的話題。今年國內出口連8衰、外銷訂單連6衰,經濟頹勢令人憂心,台灣產業至海外生產、海外供應的比例愈來愈高,凸顯外資及台商在台投資意願不高。

    工總白皮書中指出,國內投資環境惡化,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5缺」,許勝雄說朝野之間還嚴重「缺德」,大家只執著於政黨惡鬥,完全沒有相互尊重、容忍的氣度,遑論為國內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藍綠惡鬥導致立法院議事空轉,各項攸關經濟發展的重大法案及投資案,不是長期擱置就是胎死腹中。

    有大廠透露,去年縣市長選舉後遇到政黨輪替,已發包出去的投資案竟要求「再說明」,整整延宕一個月。業者痛批:「缺水缺電都有解,只有台灣的政黨問題最無解,讓人非常想逃!」並無奈地說:「台灣年年都在選舉,如果真的避不掉惡鬥,只能出走。」

    政黨惡鬥 許勝雄:台灣投資環境「缺德」

    TOP4.  世界級高房價 年輕人不生。(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4. 世界級高房價 年輕人不生。(製圖/中時電子報)

    15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買房,世界級高房價,引起國際媒體報導。北市購屋族平均購屋坪數24.3坪,比起10年前縮減了近一半;房價連漲10年,民眾有能力買的房屋越來越小。事實上不止台北,8成縣市買房得要絕食6到9年,購屋痛苦幾乎全台皆然。學者直指房子失去居住本質,變成賺錢工具,擴大貧富差距,重擊居住正義。

    房價高漲年輕人無力買房,有些人為了背房貸,不敢結婚更甭提生小孩。雙北市房價與少子化之間有顯著相關,高房價對生育年齡的夫妻在選擇是否生育時具有排擠效應,以台北市為例,房價所得比居全球前三高,比日本東京還高,年輕人有沉重房貸壓力,可能就選擇不婚或不生。

    打房政策是否有效?7成4民眾說無感。政府只好全台興建10萬戶社會住宅,預估在8年內完成,但社會住宅也引起部分在地民眾反彈,一則擔心房價大幅下滑,一則憂心入住戶造成治安疑慮。事有權衡,到底該怎麼處理「房事」?考驗著政府的智慧。

    排擠效應 高房價 壓垮台灣生育率

    TOP3.  食安問題連環爆。(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3. 食安問題連環爆。(製圖/中時電子報)

    台灣食安風暴於民國100年5月拉開序幕,塑化劑衝擊飲料、果汁逾兩百家食品業者,人人風聲鶴唳;102年5月毒澱粉風暴又起,輿論嘩然,政府強化食安管理言猶在耳,未料市售板條、粉圓、豆花等食品再度淪陷,正當大家以為雨過天晴之際,餿水油風暴又席捲全台。

    食安風暴近三年來在台灣已發生五次,每次發生時業者皆喊冤,而政府高層皆表痛心,立法院同聲譴責之餘總是會修食安法期以加重刑責來嚇阻不肖業者。但年年喊冤、痛心、修法依然未能制止問題的發生,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今天的台灣不但面臨市場失靈,而且也面臨政府失靈。

    市場失靈本可寄望政府干預而導正,其結果卻常適得其反,而政府失靈則與政府的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捍衛食安千人上凱道滅頂」行動雖已落幕,但台灣的食安管理問題,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社論-從食安問題看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

    TOP2.  低薪魔咒。(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2. 低薪魔咒。(製圖/中時電子報)

    低薪問題近年來環繞著台灣,彷彿擺脫不掉的魔咒,面對物價、房價、稅金飛漲,還有油電雙漲,唯獨薪水沒有漲,加上現在大學生的起薪正式落在「22K」,企業近3年調薪不到3%!全台過半人口年薪低於50萬,究竟誰要負起這最大的責任?

    根據2015年媒體調查分析,低薪的成因有以下幾項:個人能力不足、企業主吝嗇、政府政策、新台幣匯率低、產業結構價值低落、人才流失、競爭力低、教育體系失能等因素,都是導致低薪的原因。相對於主計處的統計,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則表示,行政院的大數據是調查「年總收入」,指的是「薪水加紅利」,年總收入較能反映出真實的收入情況,也就是說,政府認為真實情況並沒有這般淒慘。

    與此同時,也有名人明星為22K話題與網友槓上,例如張克帆、蔣友柏、林千又(納豆女友)等人,認為低薪是自身能力不足,並批評年輕人態度不好,這些言論一出又引發網友筆戰。在這波低薪風潮下,技職教育反而逆勢成長,有技術的師傅3-5年就可月領6-7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刻板觀念正在翻轉整個世代,大學文憑還重要嗎?

    企業近3年調薪不到3%!全台過半人口 年薪低於50萬

    TOP1.  頂新案無罪。(製圖/中時電子報)

    TOP1. 頂新案無罪。(製圖/中時電子報)

    喧騰一時的頂新集團以飼料油代替食用油販售一案,經彰化地方法院12月10日一審判決被告頂新魏應充等6人無罪,引起輿論譁然,同案嘉義地院一審判處15年徒刑。彰檢表示,越南政府由相關機關檢查後,認定大幸福公司所售之油脂為飼料油;頂新公司報關進口大幸福公司之油脂,所檢附越南vinacontrol檢驗報告內容不實。足證頂新明知大幸福公司油脂有問題,卻還進口使用。

    彰檢已向彰院提出上訴,並指出法官不採認越南官方公函認定大幸福是動物飼料生產業者,卻採認被告辯詞說大幸福的油可供人類食用,越南官方公函竟比不上被告辯詞可信,「這簡直是國際大笑話」!彰檢已依法盡到舉證責任,如果依照法官邏輯,「難道要檢方證明這桶油來自哪隻豬才叫具體?這樣會不會太誇張?」

    主任檢察官林漢強難掩失落的說,今年4月檢方5名檢察官赴越南,時間上已逾半年,當地許多狀況都被動過手腳,肇因於台越無邦交引起的延誤,檢方很無奈,但已盡力。彰院則回應尊重檢方上訴權利,收受上訴書後,也將儘速把卷證送到二審台中高分院。頂新案後續會如何發展,關係到政府對於食安的把關和標準,民眾將拭目以待。

    頂新案無罪 勇檢上訴再戰

    出版編輯:於慶璇

    關鍵字: 問題 、 食安

    點閱1209

    我要評比

    2/10

  • 分享至line
  • 好友人數

    訂閱時事圖輯

  • 於慶璇

    於慶璇

  • 於慶璇的最新文章

    有深度的梗,才好笑!

    中時電子報「宅新聞」頻道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关于我们 | 网上招聘 | 内容投诉 | 媒体发稿 | 滚动播报 | 联系电话:00852-97962311 | 邮箱:2051016237@qq.com